2020年度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2+2”、“3+1”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通知

2020年01月10日 11:41
Share

   2017年1月,我校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经两校同意,我校将于2020年9月继续选拔学生赴该校留学。届时,两校将以“2+2”、“3+1”两种模式开展本科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现将项目内容通知如下:

一、学校简介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位于英国英格兰中部的西约克郡,是一所公立性大学。学校共拥有18280名学生,包括14180名本科生及4100名研究生,分布在大学的3座校区。目前,该大学共开设7个学院,分别为应用科学学院、艺术、设计及建筑学院、计算机与工程学院、教育与职业发展学院、商学院、人类与健康科学学院、音乐、人文与传媒学院。根据英国《卫报》2020年高校排名最新数据,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在英国大学中位列第43名,在“泰晤士2019年世界新兴高校排名”中位列前200名(信息来源:泰晤士高等教育官方网站、英国《卫报》官方网站)。

二、培养模式和专业

我校与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相关院系签署了“2+2”和“3+1”本科生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协议。根据协议规定,本项目将采用“2+2”和“3+1”两种培养模式。

“2+2”模式:学生本科阶段前两年在我校学习,后两年赴英国学习,四年修足两校本科阶段课程学分。其合格学分经审核后可在两校互换,达到两校相应学位要求可获两校学士学位证书及我校毕业证书。我校以下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可报名参加此项目:广播电视编导。

“3+1”模式:学生本科阶段前三年在我校学习,本科最后一年赴英国学习。在英学习一年修足两校本科课程学分,其合格学分经审核后可在两校互换,达到两校相应学位要求可获两校学士学位证书及我校毕业证书。我校以下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可报名参加此项目:教育学、广播电视编导、政治学与行政学、旅游管理。

、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在外期间举止言行文明大方,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体现中国公民的良好素质。此外,学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无犯罪记录。

2、专业课成绩要求:前2年或前3年专业课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且无不及格课程。其中,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3+1”模式联合培养项目要求学生在我校前3年的专业课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且无不及格课程。此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3+1”模式联合培养项目要求学生须修完我校“菜点酒水鉴赏”和“人力资源管理”2门课程。

3、本年度,我校2017级(3+1模式)和2018级(2+2模式)相关专业学生均可报名,无具体名额限制,择优录取。

4、英语语言要求:

两种模式下的项目申请学生均需提供雅思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2+2”培养模式:雅思6.0及以上(单科不低于5.5);

“3+1”培养模式(除广电编方向外):雅思6.0及以上(单科不低于5.5);

“3+1”模式广播电视编导方向:雅思7.0及以上(单科不低于5.5);

特别建议:为方便后期英国签证办理及入读对方语言先修课程,学生在申请该项目前如参加雅思考试,建议直接选择报名参加IELTS for UKVI中的A类进行考试。

四、工作安排

1、申请学生请于2020年3月28日下午5点前将经学院盖章及院长签字后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出国(境)修学报名表”(附件下载)交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办公室(千佛山校区文化楼三层0339室/长清湖校区文昌楼427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会同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申请学生的信息进行审核。

2、2020年4月至5月,将符合要求的申请学生资料提交至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有关部门进行审核。

3、2020年6月至7月,申请学生确认录取,并办理签证申请及校内手续。

、费用说明

1、学费:正常国际学生学费为每年13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14000元),根据专业不同和所选学分数量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申请学生可以登录以下网址链接查看相关情况:https://www.hud.ac.uk/international/tuition-fees/。我校学生若在哈德斯菲尔德大学顺利取得本科学士学位并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且成绩达到二等一学位要求,依协议规定最高可获得4000英镑奖学金。

2、食宿费用:根据所选宿舍房型不同和餐饮方案不同约为每学年8000英镑每学年(约合人民币7万元)。

3、保险费用:按照英方规定,学生入学后必需购买医疗保险、人身伤害意外保险。

4、其他费用:学生因参加交流项目而产生的入学申请费、护照签证申请费、学籍管理费、医疗保险费、旅费及其他相关的费用需自理。根据我校规定,学生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校保留学生学籍,学生留学期间我校学费及住宿费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信息咨询

本项目未尽事宜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作最终解释。

联系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范峻玮

联系电话:0531-86182228;0531-86180843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