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赴美孔院巡演纪实
9月27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美国岶塔基市Shea高中礼堂,伴随着持久雷鸣的掌声,山东师范大学赴美国孔子学院文艺巡演最后一场圆满谢幕。此次巡演共在美国缅因州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孔子课堂、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麻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孔子学院、康涅狄格州中央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罗德岛大学孔子学院五所学校举办七场演出,吸引观众近万人。这是山东师范大学受国家汉办委派第三次承接国家文化交流演出任务,在新的舞台上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
杏坛筑“梦”:山师声音 世界表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发乎情,止乎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论语》和《诗经》中的经典语句作为文艺演出的四个篇章出现在美国高校的舞台上,武术、歌唱、舞蹈、乐器相结合、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演绎出孔子深刻的儒家思想。“高超的艺术表演及巧妙的中美文化的结合,让当地美国民众赞不绝口,大开眼界;更让社区的华侨及广大中国留学生们能在异国他乡欣赏到如此专业精湛的文化艺术表演感慨万分,热泪盈眶!”缅因州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孔子课堂院长张静向巡演团成员表达了此次巡演团来访的喜悦。
赴美孔子学院巡演团团长,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焕斌在接受美国WABI TV5电视台采访时介绍:“山东师范大学植根齐鲁文化沃土、地处孔孟之乡,此次巡演以“杏坛筑‘梦’”为主题,意在通过东西方文化元素的碰撞融合,向美国学生及公众呈现与诠释儒家文化、山东地方文化艺术的精髓所在。亦希望体现儒家思想与两国文化艺术所蕴含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中美两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与“美国梦”。”
艺术无国界,此次巡演的节目,不仅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和乐曲,还加入了美国当地民歌,形式上丰富多彩。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的《拳术》,姿态万千、芳香四溢的《芦花》,气宇轩昂、英勇不屈的《秦俑魂》,精思巧构、中西合璧的《京戏人生》、多情浪漫、纯净温馨的四重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节目精彩纷呈,掌声、喝彩声不断,现场美国民众都对这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赞叹不已。有久居中国的华人听到熟悉的二胡独奏《万马奔腾》热泪盈眶,也有美国观众听着《苏珊娜》心情澎湃跟着和唱,音乐的感染力在这一刻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除了巡演团准备的节目,与当地孔院之间的演出合作也是此次巡演中一个亮点。虽然之前并未彩排,却丝毫不影响节目的穿插与互动。中国经典广场舞《小苹果》在美国也十分流行,几乎成为每个孔院的热场经典节目;康州中央州立大学生John Vu为师生们表演了《少林武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罗德岛大学和新罕不什尔大学的中文领航项目培养的美国学生,用流利的中文、幽默的语言和机智的风格主持了两场演出,也赢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以艺术为桥梁,本次巡演搭建了增进中美民众友谊的平台,不仅使当地美国民众感受了中国文化艺术魅力,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感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虽然没有随团去美国,但是心一直跟大家在一起,看到演出这么成功,感觉非常幸福”,此次巡演的策划指导、音乐学院颜聪老师由衷地说道。 “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巡演计划”项目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文化艺术交流的重点活动。自今年四月接到通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与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积极谋划、联合组织,精心编排节目参与项目申报。颜聪老师策划的“杏坛筑“梦””经过国家汉办录像评审和方案论证,入选今年赴美国五所孔子学院的巡演计划。五个月以来,演出团师生及工作人员面临教学课程紧、演出比赛多、集训密度大等困难,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多次集训,保证了节目的精彩呈现。“时间紧,人数多,是这个团的特点,在申报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跟时间赛跑”,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工作人员,利用整个暑假时间,与省外办、教育厅、文化厅多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精心组织申报材料,并与巡演孔院不断联系,保障了巡演团的顺利进行。
光鲜的舞台背后,更多的是人所不知的坚持与付出。近24小时的长途跋涉,巡演团到达美国首站缅因州时,已是当地时间的深夜,团员们时差还没有倒过来,一到宾馆就自觉地聚拢在一起加紧排练,为第二天一早的首场演出做好准备。在整个行程中,团员们几乎是每天没睡醒就开始赶路,到了目的地,调整精神状态,便开始走台、彩排、化妆、演出。边赶路、边排练、边演出,这是此次赴美巡演最写实的状态。长途跋涉在不同城市和学校之间奔波演出,团员们经常顶着大浓妆在车上,累了就眯一会,醒来就调整、补妆,准备演出。
“经常看到高导在同学们睡着后,还在电脑前准备第二天演出素材”,由于受到表演场地、表演时间等的限制,演出的节目经常需要随机调整。艺术团的同学们在白天的演出结束后,晚上还要在宾馆的房间里总结、修改、调整、配合,为保证之后的演出更加精彩而努力。而作为整场晚会的导演,高志毅老师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3、4个小时,他需要根据每个孔院的要求和场地情况,-为第二天的演出素材进行调整、更新。
“高强度,快节奏的巡演行程中,尽管很辛苦,但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没有一人抱怨,更多的时候因为人数限制,为了保障每场的演出效果,每个人需要身兼数职。”副团长黄明水教授作为巡演团中最年长的教师,不仅克服时差坚持每场参加演出,还在场下协调整个演出的人员调度。
“在这么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中度过的这些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此次巡演团成员王子旋感叹道,“不管是领导、老师还是学生,大家吃住在一起没有任何区别,每个山师人身上都闪烁着敬业、团结的光环,这是一面旗帜。”
硕果累累:交流互动,共创共赢
“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结合学校国际化办学专项工作,做活两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项目,推动两省州和两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心。”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周连勇向笔者介绍,目前结合学校“十三五”国际化办学专项规划,孔子学院作为学校对外合作交流的形象窗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的同时,提高山东师大的知名度,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巡演的多个孔院的演出活动结合孔子学院日、孔子课堂揭牌、中国文化周等活动同步进行,增强了当地孔院的地区影响力;同时更是在缅因州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康州中央州立大学、罗德岛大学收获了潜在交流项目,为两校的师生互相交流创造了机会。“作为两校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我们是山东师范大学在康州的代表,希望通过孔院的工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师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康涅狄格州中央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茂祥,自巡演团抵美后一直协助巡演团与各孔院之间的沟通联络。作为此次巡演的牵头孔院所在的高校、我校友好学校康涅狄格州中央州立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巡演活动,校长杰克·米勒、教务长兼副校长卡尔•洛维特分别会见了巡演团,对两校师生之间的互访交流,开展2+2双学士学位项目和3+1学分项目达成合作意见。康州中央州立大学音乐系、体育系负责人就武术专业交流和开设中国舞蹈专业事项进行了意向性交流。班戈市前任市长盖里·帕尔默、孔子课堂理事会主席詹姆斯·基尼和哈森大学国际部主任科琳·格洛弗在观看完演出后与我校代表团就与我校今后合作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探讨。罗德岛大学总教务长兼副校长唐纳德·德海耶斯在与王焕斌副校长会谈中提到,罗德岛大学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各友好高校的合作关系,把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作为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特色,学校现有的“中文领航项目”是全美仅有的12个得到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和美国财政部的双向支持的项目之一。应王焕斌副校长邀请,唐纳德·德海耶斯拟于11月来我校访问,就两校合作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1+1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硕联合培养3+1+1项目进行洽谈交流。
巡演过程中的见闻也让赴美巡演团的每位成员收获颇丰。“无论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还是西方文化的展示,都可以淋漓尽致的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无障碍的桥梁。作为舞者,用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感情,当看到异国朋友对我们点头称赞或微笑鼓掌时,我们都觉得是对节目对文化最好的认可。”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王溪老师有感而发。“很荣幸能够出访美国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此次巡演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有些甚至是痴迷。我们经常得到热情的掌声、欢呼声。在演出结束后,很多当地美国人会走上台来用中文说你好,一些华侨会饶有兴致地与我们唠家常。我觉得自己那份民族荣誉感、民族归属感油然而生。”音乐学院丁泉杰同学说:“此次巡演行程安排虽然很紧,但成员们都非常兴奋,与美国民众、当地华人的交流互动,团员之间的互助互爱,带团老师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真的很感谢国家汉办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走出国门后,我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我期待着以后还有机会能够走出国门,继续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用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来增进不同国家民众间的理解与信任,加深友谊,做永远的朋友。”
?2017-2019 【山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