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名师讲坛第二五讲:美国密西根大学Xu Ming为我校师生做报告

2021年09月24日 10:58
商学院
Share

2021923日下午14:30,商学院联合国际交流合作处主办的海外名师讲坛第二五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如期举行。此次讲座以“碳中和与生命周期思想”(Carbon Neutrality and Life Cycle Thinking)为主题,由徐明教授主讲,王玉燕老师主持,学院40余名教师、研究生参加。

徐明教授现任美国密西根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和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环境系统工程及产业生态。201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奖励青年教师的最高奖 CAREER Award2021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针对职业生涯中期科学家的最高奖。Walter L. Huber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Prize。担任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 cycling期刊主编(2020年影响因子10204,中科院一区),创办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ource Sustainability(icRS)国际会议并担任创会主席。由于在产业生态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获得国际产业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dustrial Ecology)青年科学家奖(Laudise),当选2024年高登研究会议一产业生态国际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cology)主席,当选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主席(任期2023-2024)


在本次海外名师讲坛中,徐明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碳中和及如何实现”“生命周期思想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生命周期分析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三部分内容,展示了丰富的图表,运用“有的放矢”“守株待兔”“关门打狗”三个例子生动地介绍了生命周期思想及其对碳中和的影响和意义,表达了生命周期及碳中和的重要性,并从消费端和生产端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在消费和生产端的优势和缺口,并如何以生命周期思想促进碳中和。

在自由问答环节,参会的老师和研究生们积极提问,徐明教授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清晰全面的解答。

胡海清提问“从全球角度上来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其他国家有哪些好的做法,以及有哪些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地方?”,徐明教授回答:“国外目前主要进行碳交易,即指定碳排放配额,以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制定环境足迹、更多的选择低碳产品,以及行业自发的碳标签行为,在国内都是比较少见的,但更说明国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王玉燕提问“碳达峰碳中和问题正在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我们知道最棘手的问题可能是资金短缺,小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实现实际与理论的融合?”。就此,徐明教授回答道:“仅以我个人观点认为,绿色金融可能能够弥补资金缺口。但要做到低碳,难免要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估,这些都是值得学者们进行研究的。”

徐明教授运用广泛的学科知识,让我们看到了碳中和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了生命周期思想对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同时,此次讲坛也深刻贯彻了习主席强调的“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高效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思想,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讨机会。